尊敬的新老客户您好,本公司国庆放假通知如下:2025年10月1日- 10月8日,10月9日正式上班,因放假期间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若情况紧急,可添加段经理微信留言,谢谢配合!

氮化硼生产厂家

航天新材及技术提供服务商

天元航材咨询电话段经理:186-9619-5531(产品咨询) 天元航材咨询电话市场经理:139-2349-7740 (产品定制)

热搜关键词:氧化硼三苯基铋对二亚硝基苯对苯醌二肟癸二酸二辛酯水杨酸铅己二酸二辛酯硼砂末

搜索全部  
  • 搜索全部
  • 搜索产品
  • 搜索资讯
  • 当前位置:首页 » 天元新闻中心 » 天元科技技术应用 » 六方氮化硼应用 » 氮化硼在锂电池散热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前景

    氮化硼在锂电池散热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前景

    文章出处: 天元航材    责任编辑: 天元化工新材厂家    发布时间:2025-08-25 15:29:13    点击数:0    【
    [导读]: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作为核心能量存储装置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热管理挑战。氮化硼(BN)尤其是六方氮化硼(h-BN)凭借其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优异的导热性能和卓越的电...

    氮化硼在锂电池散热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前景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作为核心能量存储装置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热管理挑战。氮化硼(BN)尤其是六方氮化硼(h-BN)凭借其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优异的导热性能和卓越的电绝缘特性,正在成为解决锂电池散热问题的革命性材料。本文将全面分析氮化硼在锂电池散热中的应用形式、技术优势、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系统性的参考。

    氮化硼的材料特性与散热机制

    氮化硼是由氮原子和硼原子构成的III-V族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多样,包括六方氮化硼(h-BN)、菱方氮化硼(RBN)、立方氮化硼(CBN)和纤锌矿氮化硼WBN)等形态。其中六方氮化硼(h-BN)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卓越性能,在锂电池散热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应用价值。h-BN的晶体结构与石墨相似,由硼、氮原子交替组成的六元环平面层通过范德华力堆叠而成,这种特殊的结构赋予了它各向异性的热传导特性——平面方向热导率可达300W/m·K),而垂直方向约为30W/m·K

                   从化学性质来看,六方氮化硼表现出卓越的稳定性:在水中不溶,在沸水中仅能缓慢水解;对弱酸和强碱在室温下均不发生反应,仅在热酸中微溶;只有在熔融强碱中才会分解。这种化学惰性使其能够适应锂电池内部复杂的化学环境,长期保持性能稳定。同时,h-BN具有高达300W/m·K)的热导率范围,显著高于氧化铝(30W/m·K))和勃姆石(5W/m·K)),能够有效导出电池内部积聚的热量。

                    氮化硼的散热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其**高导热性能够快速将电池热点区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结构;二是作为绝缘材料可防止电池内部短路,同时不干扰电池正常工作;三是其二维片层结构能够在复合材料中形成连续的热传导网络,显著提升基体材料的导热性能。此外,h-BN还具备高熔点、低密度(2.29g/cm³)、低介电常数(约4)和低介电损耗(0.0005)等特性,使其成为锂电池散热应用的理想选择。

                     与传统散热材料相比,氮化硼的优势十分明显。金属材料如铜铝虽然导热性好但不绝缘;氧化铝等陶瓷材料绝缘但导热性能有限;石墨导热性能优异但导电性强可能造成短路风险。h-BN**兼具高导热与高绝缘**的双重特性,且密度更低,有助于电池轻量化设计。研究表明,采用h-BN散热方案的锂电池组内部温差可控制在5℃以内,显著低于传统散热材料的温差表现,这对于延长电池寿命和提升安全性至关重要。

    氮化硼在锂电池散热中的关键应用形式

                     氮化硼材料在锂电池散热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和功能,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已开发出多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类型电池的散热需求。这些应用形式从不同角度解决了锂电池热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包括导热界面材料、复合散热薄膜、改性隔膜涂层以及相变复合材料等,每种形式都充分发挥了氮化硼的独特性能优势。

    导热界面材料(TIM)是氮化硼在电池散热中最直接的应用形式。六方氮化硼可以被填充到硅橡胶、环氧树脂等聚合物基材中,制成柔性的导热垫片或凝胶,用于填充电芯与散热片/壳体之间的空气间隙,显著降低接触热阻。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导热界面材料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氮化硼填料的含量、粒径大小和分散性。研究表明,当h-BN含量达到适当比例时,复合材料可形成有效的三维导热网络,使热导率达到5.2W/m·K)以上,比纯聚合物基体提升数十倍。值得注意的是,氮硼科技等企业已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解决了纳米氮化硼易团聚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填料分散性和复合材料性能。

                     复合散热薄膜是另一类重要的应用形式。聚酰亚胺(PI/氮化硼复合薄膜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这种薄膜不仅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还保持了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电气绝缘性。在锂电池组中,这种薄膜可以替代传统的蓝膜,在电芯间或电芯与外壳间形成高效的散热通道。测试表明,采用PI/BN复合膜的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内部温差可控制在5℃以内,远优于传统散热方案。这种复合膜特别适用于对空间和重量要求严格的场景,如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此外,二维氮化硼纳米片基的复合薄膜还展现出高柔性、透电磁波等特性,在特殊应用场景中具有独特优势。

                    在电池隔膜功能改性方面,氮化硼涂层或掺杂物可以显著提升传统聚烯烃隔膜的热稳定性和散热能力。锂电池隔膜传统上采用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材料,虽然成本低且工艺成熟,但熔点较低,高温下易收缩破裂,导致电池短路。研究表明,将h-BN引入隔膜体系可大幅提高其耐热性,同时赋予隔膜额外的横向散热能力。氮化硼涂层隔膜还能抑制锂枝晶生长,进一步提升电池安全性。随着800V高压快充技术的普及,这种改良型隔膜的需求将更加迫切。

                    复合相变材料是氮化硼在电池热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研究人员将h-BN与石蜡等相变材料复合,制成具有高导热系数的定型相变材料。数据显示,添加15h-BN的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可达5.2W/m·K),是纯石蜡的26倍,同时能在70℃高温下保持不泄漏,解决了传统相变材料流动性的隐患。这类材料特别适用于需要间歇性高功率输出的电池系统,如混合动力汽车和电网储能系统,能够有效吸收瞬时大电流产生的热量,维持电池温度稳定。

                     此外,氮化硼还可以作为填料用于制造导热塑料或金属基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可成型为电池模组的框架、外壳等结构件,在承担机械支撑作用的同时提供散热功能。例如,某些电池壳体采用h-BN增强的导热塑料制成,既减轻了重量,又提高了整体散热效率。这种结构-功能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代表了电池热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声明:本文源自天元航材官网整合整理,如本站图片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天元航材是一家生产销售{氮化硼粉末,六方氮化硼,氮化硼,陶瓷氮化硼,高温氮化硼,一氮化硼,CAS:10043-11-5,氮化硼粉末,白石墨,氮化硼生产厂家}等化工原料的厂家,有着50年的丰富历史底蕴,有着辽宁省诚信示范企业,国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今天给您带来氮化硼在锂电池散热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前景的相关介绍.

    联系我们




    精细化工

    微信扫码咨询